焦點
-
BlackBerry的App Store將於2019年底打烊,BB10手機只剩兩年可玩
BlackBerry (黑莓機)在近20年內,從竄起、大量成長,到逐漸隕落,曾經是實體鍵盤手機的王者,在智慧型手機平台兩大巨擘出現之後,BlackBerry的光芒逐漸褪去。為避免步上Nokia的後塵,BlackBerry後來選擇向Android靠攏,於近幾年所推出的BlackBerry OS 10 (BB10)內,加入Android的執行環境,讓其手機可以執行Android的App,以保有其手機競爭力。後來,BlackBerry更推出了全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成為Google Android旗下眾多手機品牌中的一份子。 如今,在BB10平台逐漸失去舞台,以及越來越沒有程式開發者為其BlackBerry OS開發應用程式之下,其App Store的軟體商店(BlackBerry World)也越來越老舊,鮮有新的App出現,致使BlackBerry決定將於2019年底,將自家的App Store下架,正式宣告BlackBerry OS的下台一鞠躬! 來自加拿大的RIM (Research In Motion)公司,自1984年創立,歷經多年的研發,並於1999年推出首支可以通話的黑莓機RIM 6230之後,便以強大的Email功能以及Push Mail的服務,在商用手機市場獲得青睞。由於其產品鍵盤上的按鈕,很像草莓種子,故命名為「黑莓手機」。 RIM公司的快速成長期是因為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攻事件時,由於當時網路混亂,當時黑莓機可以用來及時傳遞現場資訊,因此獲得廣大的美國商務人士的讚許,掀起BlackBerry的熱潮。2004年RIM就擁有高達100萬位用戶,隔年(2005年)就激增到400萬個用戶。其中有不少美國政府官員都使用黑莓機。當時還獲得Forbes(富比士)評選全球增長最快的20大品牌之一,BlackBerry的增長率達36%,僅次於後來蘋果推出的iPhone (38%)。 隨著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之後,RIM也推出回敬對手的智慧型手機-BlackBerry Storm,此時該有鍵盤,或不該有鍵盤,成為兩派人馬爭論的議題之一。不少喜愛有實體鍵盤的手機用戶,仍認為黑莓機才是主流,讓RIM到了2010年底到了巔峰,擁有2100萬用戶! 但是3G時代來臨之後,iPhone 3G/3GS/4的推出,加上App Store的數量激增,相較於RIM這邊的進展緩慢,讓不少投資人開始質疑RIM的競爭力。當蘋果於2010年推出iPad之後,RIM也於2011年第二季推出回敬對手的平板-BlackBerry PlayBook,搭配自家的BlackBerry Tablet OS,但很可惜的是,該產品銷售量太差,雖然後來有降價促銷,但也致使RIM需要打銷4.85億美元的呆帳,再加上2011年開始,RIM的營運成長率變緩,讓RIM開始進行有史以來的大裁員,2012年初,創辦人甚至辭去CEO一職,3月後公司營運出現首次淨損,讓RIM繼續再大量裁員,還將許多董事撤換掉。至此為止,RIM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 RIM於2011年所發表BlackBerry OS 10 (BB10)全新風格的作業系統,以全新介面設計,獲得其粉絲們的關注,但由於此時RIM正面臨組織變動,直到了2013年,RIM將公司改名為BlackBerry Limited,並推出BlackBerry 10.3之後加入了Android執行函式庫,並內建Amazon Appstore,讓BB10的手機也能執行Android的App,BlackBerry黑莓機終於擁有開放性的軟體開發空間,並與當前流行的智慧型手機App搭上線。 隨後,BlackBerry公司就像IBM公司一樣,放棄自行開發硬體,全面轉變成只專注於軟體開發領域的純軟體公司。其手機的硬體設計業務都外包出去,例如2014年5月推出的BlackBerry Z3,就是與鴻海合作推出的低價BB10手機。到了2015年推出的BlackBerry Priv,就直接放棄自家BB10,直接內建Android 5.1作業系統來試市場水溫,直到2016年起更發布全系列的Android的黑莓機,包含DTEK60、DTEK50等純Android手機,也等於是間接宣告BB10的死期! 雖說BlackBerry OS還有在更新,最新的10.3.3版本是在2016年12月發布。但是自2017年起,市面上幾乎買不到內建BB10的黑莓機了,只能買到內建Android的黑莓機。等於是宣告BlackBerry OS下台一鞠躬了! 那麼BlackBerry World(黑莓機App商店)該怎麼辦呢?當黑莓機的用戶也都是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了,其軟體下載源也大多來自Amazon App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了,那麼BlackBerry World也只能說命運多舛了!BlackBerry的CEO於12/15正式宣佈,其BlackBerry World即將於2019年12月31日正式下架。此外,BlackBerry的旅遊網站會提早至2018年2月下架,Playbook平板的視訊通話功能也將於2018年3月說再見! 從此可看出,使用黑莓機的用戶們,還有兩年的時間可以從BlackBerry World下載App,過了這個時間之後,那些無法升級至Android的黑莓機,就無法從官方商店下載App,用戶可能得透過其他方式來安裝App了,或者選購新的Android黑莓機,投入Android的懷抱了! 您是黑莓機的用戶嗎?您會繼續使用您的黑莓機到2019年底嗎?請留言!或到我們討論喔! (01)
-
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開箱實測,十一月份話題霸主外觀搶先看!(效能數據版)
在趨於轉涼的10月底、11月初,顯示卡的市場話題可一點都沒有轉涼,AMD於之前推出的RADEON RX VEGA 64以及56強勢與NVIDIA在顯示卡戰場上掀起全新一波的戰火,而NVIDIA也不甘示弱,曾聽聞說N家準備要推出全新2系列全面備戰,不過大家都猜錯啦!要在10月底推出的是這個──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在外觀開箱完之後於12月補上效能數據) 小編也知道各位玩家們都等不及想要看到關於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實體樣子,不過怎麼能夠都不看外觀就直接進入正題呢!(沒有情趣會被討厭喔?XD),所以在看到顯示卡本體之前,還是帶著大家看一下基本的外箱包裝,希望不要又被網友說寫一大堆重複的話。(幫QQ) 拿到一張全新的顯示卡最重要除了產品的型號之外,還有所具備的風扇、視訊輸出、散熱效果等等,小編簡單的敘述一下關於這張顯示卡基本的規格及資料吧!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採用的是GeForce GTX 1070 Ti繪圖晶片,一樣採用的是16nm的製程;Core Name為GP104-300,GPU的時脈可以達到1683/1607MHz,而記憶體容量為8GB、採用GDDR5 256-bit的介面,記憶體時脈則為8008MHz,目前MSI所公佈的預購售價為新台幣16,590元。基本規格結束了,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小編這一次拿到這張顯示卡相當興奮,不過因為與NVIDIA的NDA關係,在效能數據上還沒辦法公佈給各位玩家們知道,不過我也幫各位玩家們準備好了基本的規格比較,從GeForce GTX 1080Ti至1050Ti的比較,連售價也一併附上。想知道效能數據跑分、以及各款遊戲的FPS究竟落在多少,就請各位玩家們在稍等幾天,鎖定,小編的評測文會準時上線的!(應該吧......) 各位玩家們是否等了很久關於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的效能數據比較,小W編當然沒有忘記,因為在第一時間只能先將顯示卡的外觀給各位玩家們看,礙於NDA是不能公布數據的,不過,已經來到12月了!誰還管這些?那我們就來看效能評比吧!首先先看到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究竟icx的技術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產品型號:MSI 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279x 140 x 42 mm ●電源連接器:1組8 pin、1組6 pin電源接頭 ●保固:五年(上網註冊) 廠商名稱:MSI微星科技 廠商電話:0800-018-880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16,590元
-
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開箱實測,來自香港最強散熱能力的橘色猛獸!
在NVIDIA正式推出GeForce GTX 1070 Ti的顯示晶片之後,小W編這邊也寫過了相當多張的顯示卡,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間廠商非常特別,這是一間來自香港的廠商,在台灣目前還沒有辦法於各大店面找到他們的身影;不過,小W編還是用了各式方法拿到了由ZOTAC所推出的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這間從香港而來的廠商ZOTAC,為栢能集團(PC Partner)旗下的一個子公司,產品主打電競領域。從ZOTAC的Logo和產品設計來看,可發現與台灣廠商有著相當不同的設計語彙,使用的配色也相較於台灣而言較為大膽。從上一張外盒的產品封面就能夠略窺一二,究竟它所準備的1070 Ti有哪些地方和我們平常看見的有不同呢?就讓我們來開箱吧! 看完了這麼多前言的介紹之後,怎麼可能這麼快讓各位玩家們看見顯示卡的實體,吊胃口一直都是小W編的專長啊!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採用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繪圖晶片,具有2432 pixels,在晶片的時脈為1607MHz至1683MHz;在記憶體的部分,則具有8GB 256-bit的GDDR5記憶體,時脈可以達到8008MHz,在視訊輸出端的部分則有1個DVI-D、1個HDMI和3個DisplayPort,需要2組8-Pin的電源接頭才能夠驅動,TDP(設計功率)為235W,電源供應的方面較為吃力。 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的外觀一樣採用相當有個性的設計,在風扇上也使用到3組,其PCIe的保護套以及視訊輸出端的套子都是使用鮮豔的亮橘色,真的是讓人為之一振呢! 在散熱的設計部分,這一次採用的是3組風扇的設計,有著自家的特殊名稱叫做:「EKO FAN」,在官方的數據當中有提到,因為這樣的設計能夠幫助進風量多增加30%的效能,而在每一組風扇的扇葉之上,也有著特殊紋路的設計,幫助風扇在顯示卡上能夠有更好的散熱效果,且在設計上也提供風扇相當好的靜音性。 看完了基本的顯示卡外觀以及風扇之後,當然是要把散熱系統從顯示卡上卸下,讓各位玩家們一圓平常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在超頻的部分,當然身為一間有出GTX 1070 Ti系列顯示卡的廠商,怎麼能夠沒有專業的軟體來做調整呢?ZOTAC自家推出的「FIRESTORM」,在介面上能夠非常快速的做調整,可依照玩家自己的需求做設定以及記憶,除了GPU的時脈能夠做調整之外,在風扇的轉速上也能夠做要求,不過更特別的是,連RGB LED的燈效也可以在他們的軟體一併做更換,在使用上確實相當方便好用。 各位玩家們一定相當期待這款從香港來的顯示卡究竟效能表現上是不是能夠與台灣的廠商們一戰。畢竟台灣確實也是以科技產業起家,這個效能的比拚一定精采可期!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4.7GHz 6C/12T 主機板:ASRock Z370 Taichi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 RGB F4-3200C14D-16GTZR DDR4-3200 @ 2666 顯示卡: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GPU:1607/1683/Mem: 1001) SSD:Crucial M550 1TB (SATA) 電源供應器:Thermaltake ToughPower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Version 1703 (Creators Update) 看完了基本的規格之後,小編準備好來看看對於散熱的表現,在ZOTAC獨家的「EKO FAN」技術上能夠讓GPU的溫度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以及在遊玩遊戲和基本的效能跑分具有多少的FPS。 在實測過後,來說說小W編自己本身的結論吧!在各家的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的自製顯示卡當中,ZOTAC的這張顯示卡確實保有相當低的工作溫度,其經過FurMark燒機了一段時間之後,只有攝氏52度的作業溫度,就是因為其散熱系統非常的強力,因此在顯示卡重量上,相較於其他家的顯示卡也確實較重。不過,瑕不掩瑜,整體而言是一張非常值得購買的顯示卡,不過首先,你要先有香港的朋友!(小W編臭邊緣沒朋友幫QQ) ●產品型號:ZOTAC GeForce GTX 1070 Ti AMP Extreme ●繪圖引擎:NVIDIA GeForce GTX 1070 Ti ●繪圖核心:2432單元 ●繪圖時脈:Boost: 1683 MHz、Base: 1607 MHz ●記憶體規格:8GB GDDR5 ●記憶體時脈:8008 MHz ●輸出端子:HDMI x1、Display x3、DVI-D x1 ●顯示卡尺寸:325 x 148 x 56.6 mm ●電源連接器:2組8 pin電源接頭 ●保固:三年 廠商名稱:ZOTAC 索泰 廠商電話:+852 2799 8011 (栢能集團)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港幣4,099元
-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實測開箱,玩家們你還不拿SCAR玩「PUBG」就太弱啦!
相信近期有在玩《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以下簡稱:PUBG)都知道,在遊戲當中有一把名稱為「SCAR-L」的槍,其名稱就是「特種部隊戰鬥突擊步槍」的英文四字簡寫,是一把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現代步槍,而ASUS ROG在電競筆電的系列命名上採用了槍枝的名稱,從中就能發現,此款筆電就是為了FPS遊戲而生! 這款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電競筆電,是於今年2017年10月推出的最新系列電競筆電,而這次與小W編上一次介紹的為兄弟機種,不過我們上一次只收到了筆電而已,不過這一次整箱都拿來開箱囉! 在收到產品的時候小W編非常興奮,不知道各位玩家們有沒有記得我曾經到過這款(裡面有很多漂亮的華碩員工XD),其中就有提到購買筆電的話還會贈送一個專屬於ROG的電腦後背包,上一次開箱HERO版本時沒有看到,這一回終於讓我見到廬山真面目了吧! 看完了外盒以及附贈的背包之後,回到小編這一篇文章的主軸,我們要介紹的是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這台筆電,在紙箱的另外一側就擺放著筆電的外盒,那就來開箱吧! 在介紹實際機種之前,小W編先幫各位玩家們準備一些基本的規格介紹認識一下這台專為FPS遊戲而生的電競筆電。其採用的是第七代Intel Core i7-7700HQ的處理器、具有16GB內建的DDR4-2400記憶體,並且提供可擴充至32GB的空間;採用的顯示卡有2種:其一為NVIDIA GeForce GTX 1060的繪圖晶片,並且搭配6GB的GDDR5記憶體;第二種為NVIDIA GeForce GTX 1050,記憶體4GB的版本;而這次拿到實測的版本為1060。講完基本的硬體規格介紹之後,就該讓各位玩家們看實機囉! 在螢幕的配置使用上,專為喜愛FPS遊戲的玩家而設計,採用了15.6吋的Full HD(1920x1080)IPS型100% 廣色域面板,並且具有120Hz的更新率;在擴充埠的部分,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提供1組USB 3.1 Gen1 Type-C、4組USB 3.1 Gen1 Type-A、並且還具有HDMI 2.0和Mini DispalyPort 1.2連接埠,除了這些基本的擴充埠之外,產品本身還提供了1組Kensington安全鎖、3.5mm音訊插孔、RJ45的網路連接埠以及二合一的讀卡機,讓這台電競筆電達到相當完整的擴充。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在散熱的設計上也相當注重,配備智慧散熱風扇的設計,安裝多條散熱管以及雙風扇,並且利用軟體以及雙風扇所具備的自動調整散熱系統,將運作時所產生的廢熱快速散出,讓系統在激烈的打鬥或是高負載量的狀況之下,仍然能夠順創且穩定的運行,給玩家最完整的遊戲體驗。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的鍵盤區採用的是全新薄膜式鍵盤設計,配備4個快速鍵以及4個客製化的RGB背光區,可以透過自家的Aura Core軟體,可設定鍵盤RGB的燈光效果,不論是呼吸或是單區設定都沒問題。並且在筆電當中也搭載ROG GameVisual的軟體,提供了六種預設工具,讓玩家們能夠依照喜好套用於各種遊戲中。在這樣相當廣角的螢幕顯示之下,有著更好的色彩精準度和保真度,給予玩家最好的畫面體驗。最後最重要的就是,ASUS ROG所自己開發的Game Center軟體,可以調整各式各樣的設定,不論是風扇、頻率或是釋放記憶體,都只需要一鍵就能完成!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最近在玩《絕地求生》的時候有沒有跳槽到他們的測試伺服器上?小W編這幾次玩下來實在是太順了,還有沙漠地圖和繁體中文可以玩,不過每次出遠門都沒有辦法在晚上的時候與朋友同樂,那今天ASUS ROG推出的這款STRIX SCAR Edition電競筆電,就是要幫助玩家們解決這樣的困境,所以我們就來實測它究竟有沒有辦法應付吧! 首先在看到它的效能表現時,小編準備了關於其電腦基本配備的相關資訊,玩家們可以先透過CPU-Z、GPUZ以及CrystalDiskinfo軟體,來檢測這次所使用的硬體配備: 除了基本硬體資訊檢測之外,小W編當然也有準備各式各樣的軟體進行效能測試,不論是針對系統本身或是遊戲,附上這一次實測的軟體為AIDA 64、Sandra Lite、PCMark 7、PCMark 8、PCMark 10、3DMark、VRMark、FurMark、steamVR TEST、CrystalDiskMark等等軟體,遊戲的部分小編則測試了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奇點灰燼)、Hitman (殺手47)、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全境封鎖)、For Honor以及現在最「夯」的《鬥陣特攻》(OverWatch)和《絕地求生》(PUBG)。 ASUS ROG STRIX SCAR Edition在系統的表現上相當不錯,開機速度上也因為具有PCIe 3.0 x4的M.2介面的SSD,整體非常有感,而搭配著Intel Core i7-7700HQ、16GB DDR4-2400記憶體表現相當優異。整體而言,這款專為FPS玩家所設計的電競筆電,能夠讓玩家們不僅只有「玩遊戲」的功能,透過120Hz更新率的螢幕以及NVIDIA GeForce GTX1060 6GB的獨立顯示卡,讓玩家們在遊玩FPS作品時,能夠有著非常享受的表現,尤其最近《絕地求生》(PUBG)也將於2017年12月20日正式上市成為正式遊戲,對於喜愛FPS遊戲或影音處理的玩家們,此款筆電拿去宿舍或是放在家裡使用,絕對滿意!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57,900元
-
2018年台北國際電玩展資訊搶先報,與INDIE獨立遊戲製作分享現場直擊!
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期待很久,看完小W編一系列關於東京電玩展的遊戲報導之後,一定很想知道關於接下來什麼時候才有關於台灣自家舉辦的「台北國際電玩展」消息呢?終於在今日(12/13)由「台北市電腦公會」舉辦的媒體茶會暨INDIE獨立遊戲的分享茶會當中要公布相關資訊囉! 在今日的媒體記者會上,由台北國際電玩展的大家長吳文榮先生為媒體們稍微幫大家引述關於此次的改變。其中也提到,在台灣本身相當開放多元的環境之下,其玩家們對於遊戲的熱愛,在遊戲的消費能力上甚至排行第15名,可見台灣的遊戲人口確實眾多,而且台北國際電玩展也積極的與其他9個國家保持合作,讓電玩展的能見度更加提高。 小W編得到了許多關於這次台北國際電玩展的內容,首先當然是對於商務人士有比較大需求的商務日,訂於2018年1月25日至26日,將於世貿一館的H區盛大展出,其中又以APGS(亞太遊戲高峰會)為主軸,其中有電競論壇也邀請到了如Akitsuki、Digital Crafter和Garena等等公司,準備與玩家們分享關於遊戲產業的大小事。 除了B2B ZONE INDIE FESTA和亞太遊戲高峰會之外,各位玩家們一定最期待的就是在世貿一館的一樓的展區當中究竟有那些遊戲廠商會來一起共襄盛舉吧?在這邊小W編就先幫各位玩家們細數一下,目前已知的出展陣容為: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遊戲橘子(Gamania)、Madhead、台灣萬代南夢宮娛樂(BANDAI NAMCO)、Google Play、Pearl Abyss、Ubisoft、SEGA Games、韓商格雷維蒂(Gravity)等等,還有首度在台灣曝光的Cygames、Wondor Planet、H2 Interactive等等,除此之外在娛樂周邊配備參展的廠商有JTC VIVE、HyperX和曜越Tt等等,今年的陣容也擴大了不少呢! 除了參展的遊戲廠商們之外,明年台北國際電玩展也有著相當重要的任務,也就是INDIE的活動,這一次在台北國際電玩展的展期期間,也有著包括來自19個國家至少90款的獨立遊戲,更特別的是其中還有巴拉圭的遊戲製作人呢!除了上述提到的B2B ZONE INDIE FESTA,還有在一樓舉辦INDIE HOUSE及與開幕典禮一同登場的INDIE Game Award頒獎! 看了這麼多關於展覽的資訊,小W編也幫各位心癢難耐的玩家們準備會讓你們更想入場的部份(壞壞!)。還記得今天有關於開發展的分享會,在現場他們也帶來了自家的產品,接下來就讓我們往下看這幾間獨立遊戲開發團隊所帶給我們的遊戲吧! 第一間看見的廠商為Digital Crafter(數位卡夫特),他們獨立開發的遊戲以各國的神明為主角的格鬥遊戲,其中包括了關公、聖誕老人、耶穌等等,整體格鬥遊戲畫面相當有自我的風格。據說,他們還有可能要在台北國際電玩展的期間於台北國際電玩展自家的主舞台舉辦電競比賽?! 不知道各位玩家們對這間遊戲工作是有沒有印象,若是有偷看實況主玩遊戲的話,可以找到關於他們家遊戲的實況存檔,也就是《OPUS:地球計畫》,沒錯就是在國外抱回相當多獎項的敘事型探索遊戲,而在今年九月的時候他們也推出系列作《OPUS:靈魂之橋》,準備帶著各位玩家們重回宇宙中探險! 這款由阿諾瓦工作室所推出的《陽春白雪》,是一款以中文詩詞結合音樂遊戲的一款遊戲,當小W編看到這款遊戲的介紹時,就讀中文系的魂魄都燃燒了起來,想到那些在大學背詩、背詞、背曲的過程,現在還是歷歷在目啊!而這款遊戲也奪得了國際遊戲競賽(IMGA SEA)的最具意義獎!而我的耳邊就響起了那首關漢卿的[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尾]:「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趜、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 此工作室為台灣獨立的遊戲工作室,其開發的《雨港基隆》廣受好評,小W編那時候追著「老王」的實況,追著、追著竟然深陷不已。不論是二戰中的日治時期尾聲到二戰後的228事件,有著台灣人文獨特的歷史故事以及風格,這回他們推出了全新作品《她和他和她的澎湖灣》,希望也能夠帶來令人沉醉不已的劇情。 今天的媒體暨分享會的交接途中聊到,這一次的台北國際電玩展確實相當國際化,除了來自各國的INDIE遊戲創作團隊,也有來自各國的媒體們已經登入準備前來採訪,其中包含了日本、中國、韓國、荷蘭、英國、德國等等國家,確實在舉辦的規模以及準備上有著相當長足的進步。各位玩家們,今年來了如此之多的廠商,還不在明年的1月26日準時前往世貿一館,享受屬於台灣一年一度的遊戲盛會! 產覽名稱:台北國際電玩展 展覽地點:台北市世貿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展覽時間:2018年1月25日至29日(1/25-26為商務日;1/26-29日為一般民眾玩家開放) 展覽官網:
-
Sony推出最新4K HDR專業手持攝錄機 PXW-Z90和HXR-NX80輕巧登台!
今日Sony在台北發表最新手持式攝錄機PXW-Z90Z和HXR-NX80,且為Sony首款支援 4K HDR(HLG)的攝錄機。 這次Sony新推出的手持數位攝錄機,其主要特點是擁有超輕巧的重量,僅有1,390公克,並支援4K HDR錄製,使用1 吋的 Exmor RS CMOS 感光元件,還有最高 960fps的慢動作攝影能力,讓每一個拍攝的動態焦點都能完全對到,對使用者來說,全新的PXW-Z90與HXR-NX80為適用於更種專業領域及企業所需的攝錄機。 全新Sony PXW-Z90及HXR-NX80攝錄機均採用高解析度 OLED 觀景窗(0.39 吋 OLED 235.9萬點),搭配先進的 3.5 吋大型觸控式液晶顯示幕(155.5萬點),讓使用者能夠在多種主體或對焦點之間快速切換,亦可以根據不同主題和拍攝目標靈活調節 AF 驅動速度、追蹤深度範圍及目標切換靈敏度,更輕鬆地全面掌握影片拍攝的節奏。 在分享SONY最新的超輕巧4K專業攝錄機PXW-Z90和HXR-NX80之前,由索尼專業系統行銷本部的村上浩一先生,提出了4K HDR高解析影像將會是未來市場重要的趨勢。 PXW-Z90Z和HXR-NX80 為Sony第一批支援4K HDR(HLG)手持攝錄機,以往影像的後製工作,都需要由專業人員操刀的調色程序,而透過支援HDR錄製的數位攝錄機,可輕鬆減少工作流程。 透過Full HD快慢錄影 (Slow & Quick Motion)功能,可以使各種動作拍攝表現有多元變化,以及絕佳的呈現。 PXW-Z90Z和HXR-NX80支援的多部攝錄機同時操作功能,可使用Proxy 檔案錄製、接續錄影和同時備份錄製,進一步提升製作流程效率,且還具有 REMOTE 遙控端子,多介面智慧型熱靴 (Multi-Interface Shoe™) 和HDMI Type A 高畫質輸出,不論是多機切換直播系統或單獨使用,都相當便利。 這兩款攝錄機,同樣支援了2.4G Hz Wi-Fi無線Live streaming (USTREAM) 即時影音串流,擁有影音平台的網路傳輸應用,這對於許多攝影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除了SONY最新款的專業級攝錄機,今日還分享了全新的現場導播機,是一款夠支援線上影音平台,及製作影片重要的工具。而因應越來越多元的影像錄製與即時串流播放需求,同場推薦Sony MCX-500多機作業現場導播機,超輕薄方便攜帶的尺寸具備專業廣播品質的規格,可支援中小規模的現場製作需求,帶來靈活應用的可能性! 對於許多專業的攝影師或是媒體來說,大又重的攝影機是隨時必須配戴的工具,而SONY進一步實現了專業攝影機輕量及4K高影像解析的條件。XDCAM®PXW-Z90及 NXCAM®HXR-NX80輕巧便攜的優勢,對於消費者或專業人士來說,是主要選擇的條件。此外支援即時 HDR(高動態範圍),讓製作多層次的HDR 影片,大幅減少後期製作上的流程,幫助專業創作的領域工作者得到更好的支援。 Sony 全新廣播專業手提型攝錄機PXW-Z90V 與 HXR-NX80 定價分別為 NT$119,000(未稅)及NT$96,000(未稅),即日起至2018年1 月 15 日止,凡訂購 XDCAM®PXW-Z90或 NXCAM®HXR-NX80任一機種,即可獲贈原廠充電電池 NP-FV70A (價值台幣 2,980 元) 一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廠商名稱:Sony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522-9782 廠商官網:
-
AMD新版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17.12正式上線!賦予OSD與手機監控的絕佳遊戲新體驗!
AMD於2017年12月12日正式推出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這個版本可說是AMD最強力作、功能超越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的顯示卡「驅動軟體集」,結合了驅動程式+遊戲入口選單+錄影直播分享+OSD調控+手機監控+性能優化…等多功能的軟體工具,讓您的AMD Radeon顯示卡家族,發揮出如虎添翼般的特色與效果。 先前AMD推出CCC (Catalyst Control Center)驅動軟體,由於其使用介面比較屬於PC Style的選單式操作方式,這種介面也沒有說不一定不好,只是為了迎接當今行動世代、直播世代的來臨,需要有更活潑、更簡便、更鮮明的使用介面,因此AMD決定於2015年12月,推出全新的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 (RSCE),以更活潑的介面來吸引舊粉絲、新粉絲的目光! 到了2016年12月,AMD再次推出Radeon Software Crimson ReLive Edition (RSCRE),主要加入了錄影與直播功能,讓遊戲玩家、實況主可以直接透過這套軟體集來做遊戲即時錄影與直播,並分享至twitch.tv、YouTube等媒體平台,這個版本獲得連續12個月用戶滿意度達90%。 由於AMD承諾每年發表主要驅動程式的更新,因此2017年12月,正式推出了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RSAE)版本。這次的Adrenalin指的不是腎上腺素喔!而是根據具有活力的Adrenalin Rose(一種超紅色的玫瑰花)來命名,有點紅上加紅的意義,若以華人的文化來說,就類似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意思!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zmsD7oKrM 2017年12月,AMD發表最新版顯示卡驅動程式,叫做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AMD表示,在過去的三年中,Radeon Software共已推出了70種版本,提供超過50種新增或強化的功能,同時有超過75個遊戲在發表日當天,驅動程式就能同步支援,並以最佳化的效能呈現,如今全球累積下載量超過2.5億次。而未來,AMD將繼續更新Radeon Software,為遊戲玩家、專業人士和遊戲開發人員提供高效能的遊戲與VR體驗。這次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就是提供更超越競爭對手GeForce Experience的軟體,提供「一站式滿足」(One Stop Satisfaction)的軟體使用與遊戲新體驗。 這次AMD發表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除了延續先前版本的功能之外,其中的主打功能,就是加入了Radeon Overlay以及AMD Link這兩大全新功能,其他像是Radeon Wattman、Radeon Chill、Radeon ReLive、Enhanced Sync,則是提供比先前版本更強的功能。 以Radeon Overlay來說,就像是OSD那樣的設定畫面,按ALT-R就可以開啟(按鈕可更改),讓玩家能夠在遊戲中直接做各種顯示設定、調校、錄影擷圖等等,以重疊的方式顯示選單,這樣一來,玩家就不需要跳出遊戲,或切換出遊戲,即可直接在遊戲內做好各種設定。 至於AMD Link,則是AMD最新的行動App,安裝在iOS或Android手機、平板上後,即可與PC端的電腦連結,如此一來,就可以透過行動裝置來即時監控PC端的顯示卡與系統狀態,甚至可以直接進行各種設定、監控,成為電腦的第二螢幕。 再來是其他功能,就是先前版本的再進化,例如Radeon Wattman則是可以對顯示卡進行最佳化調校、超頻,並可以將您的設定檔存檔,並分享到其他遊戲社群,讓其他玩家可以直接用您的設定檔來讓遊戲(或挖礦)最佳化,當然若設定值裡面的時脈設定太高,導致套用後系統當機,下次開機時則會自動恢復到原廠設定值,表示這個設定檔可能不適用於您的系統環境。 Radeon Chill則是AMD自家的省電模式,可以讓您在遊戲中,若沒有移動的話,此時畫面的變化也比較小,這時即可透過動態調降顯示的畫格(幀)數,來讓顯示卡負擔更低、用電更省。可以調整範圍從最低的0到最高的300,且這版本已經可以支援每套遊戲,讓每套遊戲都能透過Chill來設定未動作時的省電,不像先前版本只限定只有部份遊戲才能調整。 Radeon ReLive就是實況主、直播主最愛的功能,可以在遊戲中隨時擷圖或錄影,且錄影的區域可選定全螢幕或部份螢幕,並透過YouTube、Twitch、STAGE TEN、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優酷、Mixer等平台,來直播或是分享玩家們的精彩鏡頭,甚至聊天。搭配AMD Link的話,亦可看到您的擷取畫面、錄製短片,並即時以手機分享給朋友,讓朋友驚豔!此外,透過這版最佳化過的Radeon ReLive,不僅可以支援Vulkan的遊戲,且擷圖、錄影時,對遊戲的效能影響更低! 當遊戲的FPS數超過螢幕的最高更新率時,Enhanced Sync並不會限制遊戲的效能,而是會顯示顯示卡最近所處理好的畫面,以降低畫面輸入的延遲,同時讓那些VSync關閉的狀態下容易造成畫面撕裂的現象完全剔除!除了固定的垂直更新率下能夠完美運作外,針對那些具備變動性的更新率的FreeSync顯示器,則更能提供更好的畫面呈現。此外,這次的版本可同時支援Vulkan、多GPU的環境,徹底降低遊戲畫面的延遲。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實際畫面,來檢視這次的新功能。 整體而言,這次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共增加近30種新功能、可提升效能近15%,其最大主打的賣點在於其AMD Link與Radeon Overlay功能,提供手機玩家即時監控的需求,以及螢幕即時調整的功能,讓玩家可以隨時根據需求做調整,讓顯示卡發揮出最佳的效能表現。 此外,其他的功能,包含Radeon Chill可做到更省電、Radeon ReLive可以即時擷圖/錄影/直播、Enhanced Sync可讓畫面不撕裂,而Radeon Wattman則可自行超頻,進一步探究出顯示卡的極限。因此,這次的Adrenalin的初版出現,就獲得使用者高達4.5分的滿意度,值得A粉們趕緊下載來使用! (1) (2) (3) (4) (5)
-
AKiTiO Thunder3 Quad X實測開箱,使用Thunderbolt 3介面的全金屬超高質感DAS工作站!
各位玩家們在選擇筆記型電腦的額外儲存裝置時,不知道會選擇什麼樣的產品,譬如說最簡單的USB介面的隨身碟或是行動硬碟還是只使用內建的儲存裝置而已呢?各位玩家們在選擇的時候其實還能夠選擇DAS(直連儲存裝置),今天,小編就要來幫各位介紹AKiTiO的全新產品! 小編在從同事的手中接獲這項產品的時候,實在差點沒嚇死,整個產品真的非常的重,小W編於是相當好奇的想要知道這產品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一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一台具有Thunderbolt 3介面的DAS呢!事不宜遲,小編這就來幫各位開箱囉! 在看基本的產品開箱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台AKiTiO Thunder3 Quad X具有什麼樣的規格吧!這項產品為使用Thunderbolt 3連結的DAS,具有4-Bay的硬碟插槽,可以支援2.5吋以及3.5吋的SSD以及HDD,建議使用單一容量的儲存裝置,可以80GB至10TB;連結的輸出口則支援了2組40 Gbps的Thunderbolt 3以及1組21.6 Gbps的DisplayPort 1.2,並且能夠支援Windows 7/10以及macOS 10/12.4或是之後的版本,至於在磁碟陣列的部分,只能夠支援系統所能提供的磁碟陣列。講完這麼多規格介紹之後,我們就進入正題開箱吧! 看完了基本的實機之後,小W編也準備了4顆硬碟準備幫各位玩家們實測效能以及使用;但在實測之前,我先來帶各位玩家們實驗一下該如何安裝硬碟上AKiTiO Thunder3 Quad X,其採用的設計需要使用到螺絲將硬碟固定在硬碟支架上,在穩定性上只要有將螺絲鎖緊,就不會發生脫落等問題。 這台透過Thunderbolt 3連結的DAS,在使用上的測試平台採用的是筆電,為Razer Blade Pro F2的主機(等小W編來寫這台近逼14萬的筆電),我們還是把重點拉回此台DAS身上。在測試之前要先向各位玩家們提到,此款DAS沒有辦法支援自己的磁碟陣列,而是根據您的系統能使用什麼樣的磁碟陣列就支援什麼。所以小W編幫各位嘗試使用Windows 10 Home系統當中的JBOD以及RAID 5兩種,並且親自實測數據,底下也會附上如何透過系統製作磁碟陣列喔! 此次的產品在本身的主機板上並沒有能夠支援磁碟陣列的設計,必須依靠著各位玩家們連結的系統內建的磁碟陣列做選擇,而小W編這一次所使用的Windows 10 Home系統,提供了JBOD、RAID 1及RAID 5的選擇,接下來就教各位玩家們如何使用系統建立磁碟陣列囉! 最後小W編也幫各位準備好了在不同的磁碟陣列下的效能實測,也使用了6款硬碟測試軟體進行實測,分別是:CrystalDiskMark、ATTO Bench、Anvil's Storage Utilities、HD Tune Pro 5.5、AJA System Test、FastCopy等,也藉由軟體檢視硬碟相關的資訊,而這次小W編將其作成表格,在觀看上較為簡潔,各位玩家們就不用一直刷圖囉! 看完效能數據的表現之後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使用RAID 5的磁碟陣列時,可以有相當優異的讀取表現,也因為透過Thunderbolt 3的方式作為連接,其速度較為一般的USB 3.0快,但是也因為需要做同位的分散寫入,在寫入的表現相對起來基本上都沒有法突破100MB/s,不過相對的資料也有一定的保護。而在JBOD的情況之下,可以很明顯發現在讀取以及寫入的速度就較為平均。 在這幾天的實測之後,小W編這邊有幾點簡單的心得與各位玩家們分享。首先是在質感表現的部分,對於一般都採用塑膠的產品有著天壤之別,全機採用鋁金屬的設計,雖然重量上也有著一定分量,不過質感表現確實沒話說。再者,透過利用螺絲固定硬碟的方式,達到較好的穩定性。 最後,這款DAS能夠支援Windows 7/10和macOS 10/12.4等作業系統,玩家可依照自己的作業系統來製作不同的磁碟陣列,讓玩家能夠馬上製作出具有備援能力的高容量儲存空間。因此,若是玩家們最近有想要擴充自家儲存容量,且必須具有高速傳輸能力,以及容錯功能的話,AKiTiO Thunder3 Quad X可說是不錯的選擇。 ●產品型號:AKiTiO Thunder3 Quad X ●顏色:灰 ●型式:桌上型 ●USB連接埠:2組Thunderbolt 3 Type-C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7/10、macOS X 10.10以上 ●支援磁碟規格:最大4組3.5吋SATA I/II / III硬碟 ●尺寸:222 x135 x242mm ●散熱風扇尺寸:220mm ●外接電源:AC Input-100-240VAC/2A/50-60Hz、DC Input +12V/16.6A/120W ●附件:Thunderbolt 3連接線、電源線、束繩、硬碟支架螺絲、快速安裝指南以及警語標示 ●保固:2年 廠商名稱:AKiTiO 艾客優品 廠商電話:0800-890-828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13,800元
-
AVITA LIBER多彩筆電新上市,雙12限量50台4折優惠
Nexstgo為一家2016年創立的科技新創企業,旗下品牌AVITA於2017年六月於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首次亮相後,已宣佈正式進軍亞洲,並陸續在香港、新加坡、台灣上市,在香港的首賣更創下五分鐘全數售罄的銷售紀錄。今日(12/11)首度在台發表最新的 AVITA LIBER多彩筆電。總監李以亮表示,AVITA為西班牙語,是「生活」的意思,品牌名字就與所開發的產品一樣,完成人們在使用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生活品味與連結。 一般消費者最熟悉的銀色或是太空灰系列,AVITA這次大秀更多風格色彩的筆電,主打女性市場以「都市紅、天使藍、型酷黑、丁香紫、香檳金、公主粉」等多種鮮艷明亮格調,消費者可依照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AVITA LIBER,搭配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AVITA推出首款筆記型電腦系列「LIBER」,考量台灣市場對攜帶方便性的需求,採用輕巧纖薄型筆電設計,金屬機身經過精密工藝製作,機身最薄只有5mm、重量輕至1.37kg,減輕消費者隨身攜帶筆電的負擔,且電池續航力更長達10小時,無論是出外旅遊、履行行動辦公室,AVITA LIBER都能隨時待命,成為使用者的最佳幫手。AVITA LIBER同時亦配備一組支援快速充電、資料傳輸及顯示等多用途的USB Type-C連接埠,以及兩組USB-3.0連接埠,隨時連接各種裝置及周邊設備,多樣功能集於一身,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 除了多樣色彩變化,AVITA更將進一步於2018年開放客製化AVITA筆電系統,消費者將可發揮個人創意,化身筆電設計師,從內在規格至外在設計都為消費者需求量身打造,且每季推出不同配色及圖案,滿足消費者創意與不同風格的需求。 慶祝AVITA正式進軍台灣並搭配雙12銷售強檔,消費者可以NT$ 12,120購買原價NT$29,800的AVITA LIBER Glamour Collection (i5/8GB/256GB SSD)一台,相當於4折的超值優惠,總共限量僅50台,12月12日凌晨00:00起限量30台於PChome線上購物/24H購物、Yahoo奇摩購物中心、MOMO購物網、蝦皮購物、friDay購物、ETMALL東森購物網等六大電商強勢開賣。12月12日上午10:30起則於Yosei忠孝復興旗艦店(台北市大安路一段77號B1,東區地下街店鋪編號6-3) 開始限量20台排隊購買活動,並且於中午12時12分開售。 廠商名稱:Nexstgo-力高創科 廠商官網:
-
Google Pixel 2實測開箱,評為「地表最強」相機來與iPhone 7 Plus相機一較高下!
各位玩家們若是有在關注手機市場的話,一定知道在今年(2017)的Google大會上,預告了「Pixel 2」的登場,但是非常可惜的並沒有在台灣沒有上市。而時序也從10月4日至今日,小W編有幸在前些時日經一位苦於手機一直重開機、人帥真的很好、有夢和有愛心的好朋友(有想要認識他的可以私訊小編-///-),在他挑選全新手機時,聽到了Google Pixel 2的名字,毫不猶豫的在他到手前搶先做實測開箱,為此他還多晚了一天才能夠換上新手機,小W編誠摯的感謝他! 這次拿到這台手機真的非常開心,尤其可以拿到在台灣並沒有代理或是進口的產品,雖然小W編自己本身所使用的是iPhone 7 Plus(好險沒有更新到iOS 11跟著大家轉圈圈XD),但是對於這隻在相機的部分預告比iPhone還強的Google Pixel 2還是有所耳聞且相當有興趣。講了這麼多,我們就來開箱手機吧! 首先在看手機本體之前,小W編先帶各位玩家們一看基本的規格,Google Pixel 2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為Qualcomm Snapdragon 835 (高通驍龍835)、記憶體為4GB、儲存空間有64GB以及128GB的版本,小編這一次拿到的為64GB,在螢幕的使用上為Full HD的5吋高畫質的AMOLED螢幕(441ppi),並且支援持續待機的功能。而在重量上相當輕薄,只有143公克;最後,在電池的容量為2700mAh,整體來說規格相當不錯,那我們就來看實機吧! 看完了基本的硬體規格以及實機樣貌後,小W編是一位技術編輯,當然要來測試一下關於其基本的效能,我這次使用了一些手機上也能夠下載的軟體做簡單的評測,包括了CPU-Z、Geekbench 4等等的軟體,那我們就來看他實際的分數吧! 在看效能實測的部分,小編首先使用CPU-Z檢測基本的硬體配件,除了中央處理器之外,還有關於螢幕、系統軟體、電池以及感應器等等的相關資訊,偷偷看Google會不會說謊(不要亂講話啦!XD) 之後根據小W編朋友的線報指出,在使用上,其具有相當好的順暢性,雖然偶而會發生一些閃退的狀況,但是整體在多工處理的部分表現相當不錯,小W編也有偷偷拿來玩遊戲以及使用聊天軟體,幾乎沒有出現卡頓感,那看完使用者體驗之後,我們來看看測試軟體的評測分數吧! 在Google Pixel 2上還有一個相當不錯的功能,就是「Google Lens」,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功能,對於習慣使用手機拍照的玩家們真的非常好用,在拍照的過程當中,若是有出現稍微有名的連鎖店或是地標,Google會自動的幫你偵測此場景的基本介紹,小編馬上為各位示範! 看完了「Google Lens」的功能之後,各位玩家們還記得Google Pixel 2被各式評論今年的手機當中,具有最強相機的代表,那小W編怎麼能夠錯過機會幫各位玩家們評比看看究竟如何?這一次的對照組為iPhone 7 Plus的雙鏡頭相機,實際測試了夜拍、日拍、室內以及自拍鏡頭的四個部分,那就讓我們來看各自的對比圖究竟如何吧! 經過了這麼多的測試以及實際使用上,小W編覺得在使用的體驗上確實給了使用者們相當優良的體驗:搭載的Android 8.0的系統,以及Qualcomm Snapdragon 835的處理器,確實在體驗上非常舒服,APP反應的速度很快;在相機的表現上也是可圈可點,連我的朋友自此之後都愛上拍照了!不過真的相當可惜的事情是,在台灣並沒有能夠購買的據點,若是想要購買的話可能就要尋找代購或是託人從國外寄會來。不過Google Pixel 2如此優異的表現,若是最近玩家們有想要換手機的,代購一隻回來絕對讓你愛不釋手! ●產品型號:Google Pixel 2 ●操作系統:Android 8.0.0 ●CPU:Qualcomm Snapdragon 835 8核心、(4* 2.5GHz Qualcomm Kryo CPU + 4* 1.8GHz Kory) ●RAM:4 GB ●內建記憶體:64 GB或128GB ●面板尺寸:5吋Full HD高畫質AMOLED ●玻璃材質:康寧大猩猩玻璃5 ●主相機:1,220 萬畫素、1.4μm、f/1.8、光學與電子影像穩定技術、雷射自動對焦、Dual Pixel 相位檢測技術 ●防水係數:IP67防水防塵 ●尺寸:145.7mm x 69.7mm x 7.8mm ●重量:143g ●顏色:純粹黑、晶瑩白、亮眼藍 廠商名稱:Google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649美元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